发布时间: 2024-10-09 23:14:00 作者: 行业动态
“从前运用一般地膜時,殘膜的收回一直是個難題。本年,我在自家農田試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節省了收回時的人力本钱,還明顯起到了節水的效果。”正在進行秋收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種植大戶李擁政高興地對記者說。
他所說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種以生物降解资料為首要的组成原资料的新式地膜,具有生物降解功能,能在必定周期內通過微生物天然分化,對環境不形成污染。
“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能保護土壤、水源和生態環境,還能坚持土壤濕潤度,进步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进步土壤保水才能,從而減少灌溉次數和用水量,達到節水的效果。”蘇尼特右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張河介紹。
地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蘇尼特右旗,過去農戶运用的都是聚乙烯一般地膜。這種地膜對農作物的生長有積極效果,但是在農作物收獲之后,難以收回,十分简单导致白色污染。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廣不僅有助於改进農田生態環境,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自2021年以來,蘇尼特右旗聚集重點覆膜區域和作物,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的適用性和可行性。通過申請上級扶持、技術培訓等,以每畝地補貼120元的办法,鼓勵種植戶运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減少塑料污染,进步犁地質量。
該旗2021年啟動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2022年在2900畝地做試驗,2023年達到4100畝,本年擴大至1.3萬畝。蘇尼特右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好日子嘎拉說:“通過3年的各項數據對比,我們本年篩選出適合當地的、最佳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下一年,准備在更大范圍推廣运用,促進農業增產,杜絕白色污染。”(草原雲·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巴依斯古楞 通訊員 張瑩)
追“新”逐“綠” 匯聚汹涌動能——內蒙古以动力低碳轉型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动力,是工業的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更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 新中國建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动力基地的戰略定位,堅持煤電油氣風光並舉、新舊动力協同交融互補,加速建設新式动力體系,大力發展現代动力經濟,著力構筑多能互補、多業並進、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动力產業格式,动力供應保证才能顯著增強。…
近来,話劇 《夢裡夢外都是夢》在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演出。 《夢裡夢外都是夢》由內蒙古藝術劇院話劇團原創,講述了一對年輕夫婦在離婚前夜發生的故事。…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