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2-17 09:00:28 作者: 新闻中心
新华社长沙5月22日电(记者阮周围、明星)草帽、牙刷、纸巾、水桶……这些家庭日用品,乡民可以用“绿色存折”里的“储蓄金”轻松购买。“储蓄金”的来历则是日常日子中分类处理的可收回废物。
5月13日,在津市市新洲镇五泉社区,一居民展现绿色存折。 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废物分一分,弃物变“黄金”。湖南省津市市近年来推出的“绿色存折”,奇妙地处理了村庄“废物分类”难题。记者在白衣镇白衣庵社区看到,社区废物分类屋间隔出五个区域,别离堆放有害废物、废旧塑料、废旧衣鞋、废旧金属和废旧玻璃。乡民送来的泡沫纸板、饮料瓶、玻璃瓶、废纸箱等被严厉分类、规整堆放。
这是5月14日拍照的湖南省津市市毛里湖镇樟树村废物中转站(无人机相片)。 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白衣庵社区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卜忠铁正在这儿招待前来“交废物”的乡民。只见他拿起一捆废旧编织袋,逐一计数,与乡民核对后,将品类、数量、金额登记在乡民的“绿色存折”上。
5月14日,在津市市白衣镇白衣庵社区,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卜忠铁记载废物收回明细表。 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钢筋每斤0.6元、废纸每斤0.8元、旧手机每个5元……卜忠铁对废品收回价格熟记在心。他和记者说,不同的废物品类有不同的收回金额,等于或略高于商场收回价。
“这有用调动了农户废物分类的积极性。”卜忠铁说,除了“绿色存折”,还给每家每户发放了分类废物桶,协会的25名收回员和保洁员定时分片上门,收回农户分类的废物。“这个方法灵敏,又入神。乡民们可持‘绿色存折’到村兑换点换购相应价值的日用品,或直接兑换现金,环保认识比曾经强多了。”
白衣庵社区里的芳军超市是一个指定兑换点。据介绍,超市里的小物品都可以用“绿色存折”中的“储蓄金”兑换,上一年兑换了1500多元的物品给乡民。
5月14日,在津市市毛里湖镇樟树村兑换点,乡民运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津市市农业村庄局负责人廖金华介绍,津市市对村庄废物采纳“户分类、村搜集、镇转运、市处理”形式,“绿色存折”准则已在全市村庄推行。据初步统计,全市村庄废物源头减量60%,废物转运本钱下降70%,可收回废物完成了废物再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废物完成了无害化处理。
跟着农户们废物分类认识的增强,乱丢乱扔的习气改变了,收捡规整杂物的习气正在养成,村庄也渐渐的变洁净。本年64岁的刘功柱还记得曩昔户户冒烟烧废物的场景,那时,房前屋后的废物堆积成山,农户往往会挑选一烧了之。
现在刘功柱家的院子洁净整齐,一棵巨大的桂花树下,两只鸟儿正在叽叽喳喳地“对话”。他和老伴天天都会清扫家中的卫生,桌椅被擦得洁净如新,废旧书报和塑料瓶被投放到分类废物桶中。他家被白衣庵社区评为2020年一季度院子清洁优异户。
这是5月13日在津市市新洲镇五泉社区一居民门前拍照的废物分类桶。新华社发(陈思汗摄)
“家里不明亮,客人不进来。”他说,现在乡亲们都有了废物分类的认识,家家户户的院子都令人适意。“每个人的点点尽力,一步步让我们的村子越来越美。”
这是5月13日在津市市新洲镇拍照的废物分类绿色存折。新华社发(陈思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