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化工编织袋 首页 > 编织袋产品 > 建材化工编织袋
司徒小镇:十年火爆出圈解锁吉尼斯背后的致富密码

发布时间: 2025-04-01 07:13:55 作者: 建材化工编织袋


  在山西晋城,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 —— 司徒小镇,却在短短十年间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火爆程度超乎想象,甚至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至春节、国庆等假期,小镇门口车水马龙,拥堵的车辆排起长龙;景区内更是摩肩接踵,游客们接踵而至,热闹非凡。村支书周小明回忆道:“国庆的时候,晋城全市的酒店都爆满了!” 这样的场景,足以证明司徒小镇的超高人气。

  从 2015 年推出打铁花表演以来,司徒小镇已经火了整整十年,而且热度持续攀升,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等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更是来取 “致富经”,探寻这个小村爆火背后的秘诀。

  2024 年 4 月 20 日,司徒小镇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108 位打铁匠人成功创造 “规模最大的打铁花表演” 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这一消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让司徒小镇再次成为焦点。那么,司徒小镇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火爆十年呢?

  在司徒小镇的众多亮点中,打铁花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打铁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起初用于民间五门工匠举行开业庆祝,以及和中原道教共同祭祀太上老君及火神的仪式 ,后来逐渐在民间的还愿、升迁、嫁娶、新宅奠基、祝寿、金榜题名、新业开张等喜庆活动中出现,以示祝贺。

  打铁花的制作的步骤繁复而讲究,表演前,需在空旷场地搭起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密麻麻地布满新鲜柳枝,再绑满烟花鞭炮。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根六米高的 “老杆”,老杆顶上同样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这便是 “设彩”。一切准备就绪后,花棚旁设立化铁炉,将废生铁放入其中,熊熊烈火燃烧,将生铁熔化为千余度高温的铁汁。

  表演时,打花艺人赤裸上身,头戴安全帽,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他们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下棒,迅速跑到花棚下,用下棒猛地击打盛有铁汁的上棒,瞬间,铁汁如离弦之箭,被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绚烂夺目。与此同时,铁花点燃花棚上的烟花鞭炮,一时间,鞭炮轰鸣,烟花吐艳,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独特氛围。如果技艺精湛的老艺人能击中老杆最高处,并点燃烟花炮仗,即中彩,中彩者会被披红挂花、奖励钱物,这也是对他们高超技艺的一种肯定和褒奖 。

  在打铁花活动进行时,还常常伴有龙灯队。龙灯队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舞动,这一表演被称为 “龙穿花”。巨龙在铁花的映照下,时而蜿蜒前行,时而腾空而起,与铁花相互映衬,为整个表演增添了壮观、喜庆、吉祥的色彩。

  司徒小镇的打铁花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深情演绎。它让游客们在欣赏绚烂铁花的同时,也可以感觉到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这里,古老的打铁花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观赏。

  在司徒小镇爆火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司徒村党支部书记周小明,一位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周小明自幼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种地、挖砂,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也铸就了他勤劳、善良和坚强的性格。头脑灵活的他深知,务农种地难以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于是毅然投身商海 ,从开小店、跑贸易到办工厂,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晋城市各行各业快速的提升,晋城凭借无烟煤资源迅速崛起,然而,市场风云变幻,煤炭行业陷入困境,司徒村的村办煤炭企业也陆续关停,集体经济发展陷入僵局。1998 年,回村过年的周小明看到村里依旧破旧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几个同龄人找到他,希望他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面对乡亲们的热切期盼,周小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村竞选村支书。尽管家人极力反对,他还是坚定地表示:“作为一个司徒村人,我不能只顾自己挣钱,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线 月,周小明高票当选司徒村村委会主任,他向村民许下承诺:任职三年内,一年办一个企业,三年为村里挣回 400 万,让村民共同走上富裕路。当时的司徒村紧邻晋城市第一化肥厂,周小明敏锐地察觉到编织袋厂的商机。他了解到化肥厂每年对编织袋的需求量高达 600 万个,若每个编织袋能赚一元利润,一年就能带来 600 万元收益。然而,办厂的启动资金成了难题,周小明提出让村民入股,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他动员村干部先入股,并承诺村民只享受分红,不承担风险,两年返本还息。在村民半信半疑中,全村凑出了 76.8 万元,成立了村里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 创和编织袋厂。幸运的是,仅用一年时间,村民们就拿回了本钱和利息,这让大家对周小明更加信服。

  此后,在周小明的带领下,司徒村陆续创办了塑料制品厂、琉璃瓦厂、饮料厂等,村民多次入股,分红金额达 3000 多万元,就业率达到 100%。集体有钱了,百姓也富了,但周小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寻找新的发展趋势,他带领村民用两年多时间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经过多次调研和研讨,周小明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旅游。

  2009 年,受 “偷菜” 游戏的启发,司徒村两委班子决定投入资金 2.6 亿元,在村南的矿渣山上启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打造 200 亩的现实版 “开心农场”,供市民认领种植,这一举措使每亩地年均收益提高了 50 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生态园全面升级并更名为 “司徒小镇”,其旅游属性逐渐凸显。随后,司徒村又打造了具有晋东南旧时乡土气息的 “老锅巷” 和以晋城老黄花街为原型的明清仿古街巷 “六尺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山西味道”。

  然而,周小明觉得小镇还缺少一个能真正吸引人的亮点。这时,他想起了儿时记忆中只有在正月十五才会出现的打铁花,他认为这一传统技艺或许就是打开司徒小镇旅游新局面的钥匙。2015 年,周小明召集 36 位村民,在司徒小镇首次表演打铁花,没想到一炮而红,从此将司徒小镇的名气 “打” 了出去。次年,打铁花首次升级,增加了文艺表演,在灯光、音乐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的衬托下,观赏性极大的提升。2017 年春节,打铁花以《千年铁魂》大型山水实景剧呈现,此后不断加入新元素,演出人员也从最初的 36 人增至 270 人,表演花样日益多元化。近十年间,司徒小镇陆续培养了 1000 余名打铁花艺人,让这一技艺不仅在山西扎根,更走向了全国。

  在游客数量方面,司徒小镇的吸引力与日俱增。2015 年首届春节民俗文化节,7 天时间就吸引游客 50 万人次,这一个数字在当时就已经相当可观,初显小镇的魅力。此后,小镇的游客量持续攀升,年接待游客数量从最初的几十万,到如今稳定在 350 万人次左右 ,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景区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2024 年国庆节假期期间,司徒小镇共接待了近 13 万名游客,再次刷新了游客接待记录。

  随着游客数量的一直增长,司徒小镇的知名度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提升。曾经鲜为人知的小村落,如今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如此,司徒小镇还多次受到中央、省级等多家主流媒体的聚焦,其独特的打铁花表演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被广泛报道,逐步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铁花剧目《千年铁魂》更是成为了小镇的一张亮丽名片,声名远播。

  经济收益上,司徒小镇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到如今每年旅游总收入超 1 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 1000 万元,村集体资产突破 10 亿元,村集体年收入达 1800 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 3.8 万元 。同时,司徒小镇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商户入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在这十年间,司徒小镇逐渐完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景区内修建了宽敞整洁的道路,方便游客出行;增设了大量的停车场,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新建了现代化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购票、休息等一站式服务。此外,小镇还注重环境卫生的维护,配备了专业的保洁人员,确保景区干净整洁。

  在旅游项目方面,司徒小镇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和丰富。除了打铁花表演和《千年铁魂》实景剧外,还推出了《又见老山西》《小二黑结婚》《衙门断案》等一系列文化和旅游融合新项目,以及动物园、栖嬉园等多种休闲娱乐产品 。这些项目各具特色,涵盖了历史背景和文化、民俗风情、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独特的打铁花技艺无疑是司徒小镇成功的核心要素。打铁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司徒小镇将这一古老技艺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打造出《千年铁魂》等精彩绝伦的实景演出。在表演中,匠人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将 1600℃高温的铁水抛向空中,用木板击打形成绚丽的铁花,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更充满了惊险与刺激。同时,小镇通过灯光、音响、舞美等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表演的视觉效果和沉浸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千年铁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最初的 36 人表演团队,到如今 108 人同步表演,司徒小镇不断培养打铁花艺人,形成了规模化效应,还将这一技艺输出到湖南、江苏等外省,逐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

  优秀的带头人周小明则是司徒小镇发展的关键引领者。周小明早年的经商经历使其具备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时,他毅然回村竞选村支书,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先是带领村民创办了一系列企业,积累了资金和经验,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寻求产业转型时,他经过深入考察和思考,瞄准了文旅行业,将原本的垃圾山改造成了集美食街、古建筑、农场于一体的景区。当发现景区缺少核心吸引力时,他又果断将打铁花作为主打项目,使其成为司徒小镇的金字招牌。在运营过程中,周小明坚持创新,通过报销高速费、免费发放热汤等暖心服务吸引游客,借助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自己也成为了 “网红书记”,逐步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 。

  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展示也是司徒小镇成功的主要的因素。除了打铁花,小镇还开发了《又见老山西》《衙门断案》等数十场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文化演出,将长平之战、洪洞大槐树移民、走西口等历史故事搬上舞台,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山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此外,小镇打造的民俗商业街,汇聚了山西各地的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地道的山西美食,购买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受浓郁的山西民俗风情。通过这一些举措,司徒小镇形成了多元化的业态布局,实现了 “白天游园 + 夜间观演” 的全天候旅游体验,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

  司徒小镇的成功是技艺、人才与文化融合的典范。它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了村民就业致富,还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值得别的地方学习和借鉴 。

  展望未来,司徒小镇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前景广阔,潜力无限。随着时下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一直增长,司徒小镇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挖掘和整合更多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在文化传承方面,小镇将加大对打铁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同时,小镇还将逐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实现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

  在产品创新上,司徒小镇将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游客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例如,通过 VR 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冶铁的场景,了解打铁花的历史渊源和制作的步骤;利用 AR 技术,在景区内设置互动式的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和传承文化。此外,小镇还将注重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旅游服务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杏彩体育官方平台 微信在线咨询